首页

苏曼女王免费调教

时间:2025-05-26 01:26:51 作者:多国青年长春感受科技魅力 浏览量:23081

  11日上午,正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水市麦积区南山花牛苹果基地听取了甘肃引洮供水工程建设运行情况汇报。

  2013年2月在甘肃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曾专程到定西市渭源县实地考察该工程建设。“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要尊重科学、审慎决策、精心施工,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甘肃,尤其曾经“苦瘠甲于天下”的陇中地区,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千百年来,人们翻山越岭想尽办法找水:河里担水,泉边等水,打井提水,水窖储水……

  引洮河之水润泽干旱大地,甘肃人曾期盼半个多世纪。1958年,甘肃曾启动引洮工程,后因财力、技术等原因工程停工。

  近半个世纪后的2006年,这项工程再次启动。2014年底,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2021年9月,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建成。

  这是2021年9月6日在甘肃省引洮工程水资源利用中心调度中心拍摄的引洮供水一期工程调度现场。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至此,甘肃规模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主体全线完工,延续半个多世纪、惠及全省近四分之一人口的“引洮梦”终于实现!

  “老百姓自发鸣放烟花,像过年一样庆祝!很多人步行数十里迎水,有的还跟着干渠流淌的引洮水不停往前跑。”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的种粮大户李聚东对十年前通水时的场景永生难忘。

  黄土地上祖祖辈辈找水、盼水、祈水的老百姓,终于可以打开水龙头,看汩汩清水奔流而出了!

  截至目前,引洮工程累计引水10.13亿立方米,覆盖定西、兰州、白银、天水、平凉5市14县(区),近600万人受益。

  这是近日在天水市秦州区拍摄的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杨家湾调蓄水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有水百业兴。在引洮工程受益区,蔬菜、水果、马铃薯、中药材等产业越做越红火,越来越多曾经靠天吃饭的农民,转型成了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目前已收获200亩马铃薯,亩均产量在5000斤至6000斤。”李聚东说,他今年流转了近3000亩土地种植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眼下丰收在即。

  今年是引洮工程主体全线完工的第三年。甘肃计划在引洮工程受益区打造大型现代化灌区,提升引洮工程综合效益。

  在定西市陇西县首阳镇,绵绵秋雨中,设计储水量100万立方米的巨大蓄水池中碧波荡漾。

  “为了充分利用引洮水,相关产业供水和农业配套供水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陇西县广惠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吕国斌说。

  近日,在定西市陇西县双泉镇癿羊口村,68岁的村民何淑兰用引洮工程引来的自来水洗菜。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 摄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甘肃依托供水工程,农村饮水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水利事业也开启新篇。

  目前,甘肃已初步形成了以供水、灌溉、防洪、发电、生态保护为主的水利工程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水库351座,泵站5669处,供水能力达到159.6亿立方米,形成了蓄、引、提、调相结合的供水格局。

  记者:王朋、张玉洁

  视觉 :金小茜、贾伊宁

  新华社国内部、甘肃分社联合出品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三部门发布公告 决定调整精神药品目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而文化振兴则是提升乡村吸引力、竞争力和发展力的核心。”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副会长文若鹏在开幕式上表示,本次展会不仅全面展示福建乡村振兴的最新成果,还为各方交流经验、分享智慧提供重要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珠江水系首艘内河滚装驳船完成首次国际中转出口业务

春节是白酒消费旺季,白酒股走强。珍酒李渡大涨17.03%,收于8.66港元,最高涨幅达21.89%。    

全球同庆中国年丨红灯笼、中国结,传统年俗海外传递中国年味儿

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4月1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就美国否决关于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决议草案一事提问。

上海博物馆奇“喵”夜登场 200只猫盛装打卡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2%,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继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市场发展持续看好。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1%,比上月下降3.1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4%,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

(聚焦博鳌)挪威学者:博鳌亚洲论坛促合作

美国务院亚太事务助卿康达、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等700多名中美各界人士出席当晚活动。来宾们还共同观看了《让“旧金山愿景”照进现实》主题视频。(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